【摘 要】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层次,其内涵要从人本主义思想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上把握,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解决。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自己的工作视角,由此而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在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及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等。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既是一种执政资源,又是一种执政方式。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这与我党长期贯彻的执政理念是一致的。我党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等,清楚地表明了我党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科学理解
从以往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界定来看,多从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理解。从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来看,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较高层次。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超越自然(神)本位、超越人伦本位和以人为本三个层次。在超越自然(神)本位层次,人类相对摆脱了自然(神)的束缚,开始看重和强调人类本身,确立了人类的优越和中心地位,人类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在超越人伦本位层次,个人相对摆脱了传统人伦文化的束缚,开始看重和强调个体的价值,确立个体的人身地位,从而获得了个体的相对平等和自由。在以人为本层次,个人相对摆脱了自身的束缚,开始注重个体的异化,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肉体和精神相对分离,个体获得了精神异化的相对自由。因此,它同以人群为本位而脱离自然神束缚,从而重视整体人群的价值不同,它是以个体为本位,要求个体摆脱人伦文化的束缚,强调个体间的自由与平等,强调一种以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个性主义”为原则。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庞大思想体系,它构建了两个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价值目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上全面发展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设置了自己思想体系中的人道主义追求。在那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人向真正的人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I]虽然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主要是消灭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各部门自由流动的人,但它已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矛盾的完全解决。按照人本主义发展的层次,它应该属于超越自然(神)本位(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伦本位(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之后的以人为本层次。由此可见,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执政理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的。
不可否认,人本主义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包括其抽象的人性论和事实上的“以物为本”,但是,站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高度,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不应该仅仅从其发展过程上理解,尤其不应该就其局限性而否定其进步性、合理性,还应该从其层层递进的逻辑性上理解。由此而言,“以人为本”作为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的最高层次,必须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解决,包括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学主义精神的弘扬;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合理解决,包括合理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三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包括人自身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协调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视角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II]结合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科学理解,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精神的载体,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辩证统一。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等社会功能,是引领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要工作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视角也应从三个方面展开。
就人的自然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的理性,尊重并关爱人。童年的人类由于对自然的无知和自身能力的局限而导致神化自然的产生,先民的种种图腾崇拜和宗教起源均与自然(神)本位有关。统治阶级正是利用了这种自然(神)本位,使宗教成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力量。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先哲发扬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
[III]的人本思想,确立“理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社会立法”,实现了对自然(神)本位的超越。正是人的理性使人自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决定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人明白自己是自己生活和历史的造物主,是自己的主宰和上帝。人的理性精神使人产生了其他一切自然物所不具有的特性、属性和活动规律,凸现了人与其它自然物不同的类价值。人的理性与人自身的劳动实践分不开,劳动创造了人的理性,同时也造就了人类。因此,弘扬人的理性,可以使人抛开种种迷信,尊重人自身及人的种种实践活动。
同时,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存的基础与自然息息相关;人还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因此,关爱人必须注重人的各种实际利益需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说过,“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IV],“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V]因此,我们不能一提到物质利益、个人利益就认为是思想觉悟落后、个人主义思想严重、道德品质低下,忽视价值规律和人的本性。
就人的社会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要使人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类价值和谐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既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人,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共同体中的普遍人;人既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个体、群体、人类都是人的存在形式。因此,“以人为本”必须兼顾人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类价值,忽视甚至损害某一方面,仅仅只强调某一方面的“以人为本”是不彻底的。一般而言,当个体、群体、人类的利益关系发生矛盾时,个体应当服从群体,群体应当服从人类,而且,为群体牺牲个体或为人类牺牲群体利益时,必须尽量考虑让这种牺牲最小化。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人伦本位的典型代表。孔孟主张的为人之道在于“德”,强调以德立本,注重人类自身道德的完善和“仁、义、礼、智、信”等内容的修养。并且,这种“人本”思想着眼于人类的群体意识,如“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不学礼,无以立”,这些以“人和”为贵的立身之“道”均强调人之根本位于群体之中,人的价值需得群体的承认。因此,传统社会中人的个性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不仅如此,以严格规定封建等级关系的封建礼制还最终演变为“吃人的礼教”。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超越人伦本位的典型时期,要求将人从封建礼制的罗网中解放出来,以求个体的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冲破了封建罗网,但中国人又陷于集体主义的原则中,个体的人的自由发展依然没有充分实现。因此,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让每一个个体张扬个性,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步入现代文明。
就人的精神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享受。人的精神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基本标志之一。人有一个善于思维的大脑,不仅使人认识和反映自然,还让人自我反省,自我尊重,自我控制,在面对一个客观世界的同时,还构筑一个属人的主观世界。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源于主观愿望的需要和客观现实的无法满足。因此,人对人自身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需求对物质利益的超越上。
人是一种肉体和灵魂的综合体,其存在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在众多需要中,除了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人的精神性需要尤为重要。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充满理想、愿望、追求时,他可以在精神王国里驰骋,甚至可以忽视现实中物质生活的暂时不足,以及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不顺、不满和痛苦。反之,当一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很丰富而精神空虚,那无疑是将自己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人的一切兴奋、快乐、幸福、痛苦、悲伤等情感体验,都是由思想意识等精神体验传输给心理、肉体的。“哀莫大于心死”,人最坚韧伟大的力量也莫过于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获得价值、尊严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宗教的产生源于自然(神)本位,但宗教同时也满足了人的精神性需求。在宗教学家看来,任何一个人既需要世俗生活,又需要神性生活。这大约就是宗教能与现代文明和谐相处的真正原因。在我们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凝聚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社会功能,必须将人的精神需求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从本质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包括师资的培养、学校领导的培训和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学校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的缔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表现为把学校视为企业,把教职员工视为生产机器的一部分,把学生视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教育实施中的全员参与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将教育者定性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将受教育的学生定性为教育过程中的客体,而一些现代教育观念则视学生为教育主体。事实上,无论怎样划分,都有违“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代大学中,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倡导人人是主体的全员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教职员工而言,应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目前,一所大学的工作,根据分工可分为教学、管理、服务三大块。这种分工造成的事实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严格限定为管理工作的职能,加之管理任务的烦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很难充分实现,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的弱化和缺失。在大学中,人人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区别在于分工不同。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人的很多思想观念及文明行为的形成一般源于模仿。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身教与言教并重。广大教职员工要充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对广大学生而言,要树立主体意识,引导自我教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从三个方面认识:一是从人的自然生长过程来看,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人,具有较为独立的个性、人格和行为处世能力,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二是从学生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大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国家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学校的发展更具有资源性的意义;三是从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形式上的客体,但教育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如此,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启发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自身也是教育的主体。
2、教育内容上的分层实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个误导:一是思想教育(德育)政治化,将本属思想或心理领域的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只有政治教育,没有思想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缺乏层层递进的演进,没有将所有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三个层次,其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内容之三居于金字塔的底部,其受众是全体学生;内容之二居于金字塔的中部,其受众是大多数学生;内容之一居于金字塔的顶部,其受众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按照这一模式,公民道德教育是基础,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做人教育,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要在大多数学生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列入大学基础课程,扩充“两课”内容,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为重点,让优秀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奋斗终身的人生抱负,将优秀学生吸纳进党组织。
3、教育目标上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实际的教育目标过于强调“合格建设者”,即重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并且,在已严重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又往往只从“可靠接班人”的意识形态性出发,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性的思想教育。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加上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只注重“灌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从现代国际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出发,“全面发展”的人应包括5方面的素质:①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较强的国家观念、民族情感、公民意识,高尚的理想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开拓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②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的思想品格,较强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辩证的思维方法,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旺盛的求知欲望,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③身心素质。包括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态,健康的心理结构,良好的意志品格,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④审美素质。包括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意识与良好的审美创美能力。⑤劳动技术素质。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态度和自觉劳动的习惯。总之,“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的人。
受我国基础教育不足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压力很大,既要弥补以往的不足,还要培养大学生踏入社会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公德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及劳动观念应予以重点关注,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2。
[I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
[III]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83页。
[IV]《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72。
[V]《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2。